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DB21/T 3586-2022助力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3
《DB21/T 3586-2022 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为菇产业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菇类作为富含营养、口感鲜美的食用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菇类熟料袋式栽培技术,提升菇类产量与品质,推动菇类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国正式颁布了《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586-2022),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菇类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DB21/T 3586-2022助力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发布,DB21/T 3586-2022助力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022,高质量发展,技术规程,第1张

《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586-2022)详细阐述了菇类熟料袋式栽培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与运输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菇类熟料袋式栽培的生产与管理。

术语和定义

  1. 菇:伞菌科、菇属的食用菌,其子实体肉质、伞状,味道鲜美。
  2. 熟料:经过预处理(如浸泡、煮沸等)的培养基,有利于菌丝快速生长。
  3. 袋式栽培:将熟料装入塑料袋,在适宜环境中进行栽培的方法。
  4. 栽培袋:用于装填熟料的塑料袋,具备防水、透气、保温等功能。

技术要求

  1. 熟料制备:选用优质菇菌种,按比例配制熟料,并进行灭菌处理。
  2. 栽培袋准备:选用无破损、无污染的栽培袋。
  3. 栽培环境:菇类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22℃,湿度为60%~80%,场地应通风、干燥、清洁。
  4. 栽培方法:将熟料装入栽培袋,进行接种、发菌、覆土、保湿等环节。
  5. 病虫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6. 采收与加工:菇类成熟后,及时采收,进行清洗、分级、包装等加工。
  7. 包装与运输:菇类包装材料应具备防潮、防霉、透气等功能,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栽培要点

  1. 菌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菇菌种。
  2. 熟料配制:根据菌种特性、生长需求等因素调整熟料配方。
  3. 栽培袋选择:栽培袋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和防水性。
  4. 接种技术:接种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5. 发菌管理:注意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确保菌丝生长良好。
  6. 覆土保湿:菇类生长过程中,适时覆土,保持土壤湿润。
  7. 采收标准:菇类成熟时,菌盖边缘开始内卷,颜色由白色转为浅色,即可采收。

《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586-2022)的发布,为我国菇类产业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栽培技术指导,菇类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提高菇类产量与品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