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312-2025牡丹皮趁鲜切制规程解析,精细化加工技术揭秘

团体标准 601
《DB14/T 3312-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解读了牡丹皮趁鲜切制技术,规范了牡丹皮精细化加工流程,保障药材质量,提升中药材品质。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材的质量与加工工艺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性,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3312-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中关于牡丹皮切制技术的具体内容,探讨牡丹皮精细化加工的奥秘。

DB14/T 3312-2025牡丹皮趁鲜切制规程解析,精细化加工技术揭秘,DB14/T 3312-2025牡丹皮趁鲜切制规程解析,精细化加工技术揭秘,2,技术规程,第1张

《DB14/T 3312-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确保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性,从而提升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牡丹皮切制技术要点

牡丹皮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中医药临床中应用广泛,根据《DB14/T 3312-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牡丹皮切制技术要点如下:

采收与预处理

  1. 采收:牡丹皮应在花蕾期至初花期采收,此时药效最佳。
  2. 预处理:采收后的牡丹皮应立即摊晾,待表面水分蒸发后进行切制。

切制工艺

  1. 切制工具: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刀片、剪刀等切制工具。
  2. 切制方法:根据牡丹皮药材的特点,可采用以下切制方法:
    • 切片:将牡丹皮药材切成厚0.2-0.5毫米的薄片,适用于煎煮。
    • 切段:将牡丹皮药材切成长5-10毫米的段,适用于炖煮。
    • 切丝:将牡丹皮药材切成宽2-3毫米的丝,适用于泡茶。

质量控制

  1. 外观:牡丹皮切片应色泽均匀,无杂质、无破损。
  2. 水分:牡丹皮切片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0%-12%。
  3. 微生物限度:牡丹皮切片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牡丹皮精细化加工的意义

  1. 提高药效:通过规范切制技术,使牡丹皮药材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2. 提高安全性:规范切制技术,降低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3. 提升市场竞争力:精细化加工的牡丹皮药材,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更强。
  4. 促进产业发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规范,有助于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DB14/T 3312-2025 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牡丹皮等中药材的精细化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中药材加工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执行该规程,确保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性,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