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311-2025规程深度解读,以防风产地趁鲜切制技术为例

团体标准 601
《DB14/T 3311-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以防风为例,详细解析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关键环节,规程强调切制过程需遵循药材特性,确保药材品质,提升药效,通过规范操作,提高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瑰宝,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民众用药安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为规范中药材的产地趁鲜切制技术,提升中药材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3311-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以防风为例,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剖析。

DB14/T 3311-2025规程深度解读,以防风产地趁鲜切制技术为例,DB14/T 3311-2025规程深度解读,以防风产地趁鲜切制技术为例,2,技术规程,第1张

DB14/T 3311-2025概述

DB14/T 3311-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明确了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的基本要求、切制方法、质量控制、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规范,旨在提升中药材质量,确保民众用药安全。

防风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解析

防风,学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隶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显著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多种病症。

防风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

(1)产地选择:应选择生长周期适中、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防风产地进行趁鲜切制。

(2)采收时间:防风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此时药材品质最为上乘。

(3)药材处理:采收后的防风应迅速洗净、去杂、晾晒至表面微干。

(4)切制方法:可采用机械或手工切制,确保切片厚度均匀、长度适中。

(5)质量控制:切制后的防风应检查其色泽、气味、水分等指标,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6)包装:将切制好的防风装入清洁、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并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7)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雨淋、受潮,确保药材质量不受影响。

(8)储存:将防风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0℃~25℃。

DB14/T 3311-2025《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规程》的制定,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中药材质量,保障民众用药安全,以防风为例,本文对规程进行了详细解析,旨在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提供参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持续关注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