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63/T 2246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63/T 2246-2024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详解》详细介绍了特早熟青贮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与饲料作物中的佼佼者,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目标,特早熟青贮玉米,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资源,凭借其早熟、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显著特点,对于提升我国饲料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解析DB63/T 2246-2024《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旨在为我国特早熟青贮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2024版DB63/T 2246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解读,2024版DB63/T 2246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解读,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以确保特早熟青贮玉米的优质生长。
  2. 整地:进行深度耕翻,确保耕作层深度超过20厘米,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以提升土壤的肥力。

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应选用符合DB63/T 2246-2024标准的特早熟青贮玉米品种,该品种以其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而著称。
  2. 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播种与密度

  1. 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特点,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2. 播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3.5万至4.5万株,行距保持50厘米,株距25厘米。

肥水管理

  1. 施肥:播种前,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至3000公斤作为基肥,播种后,适时追施尿素20至30公斤、磷肥20至30公斤、钾肥15至20公斤。
  2. 浇水:播种后应立即浇透水,确保种子发芽,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湿度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进行灌溉。

田间管理

  1. 除草:播种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特早熟青贮玉米争夺养分。
  2.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保障植株的健康生长。

收割与青贮

  1. 收割:特早熟青贮玉米在授粉后30至35天,籽粒开始变黄时,即可收割。
  2. 青贮:收割后的特早熟青贮玉米需晾晒、切碎,并装入青贮窖或青贮袋中,密封保存。

DB63/T 2246-2024《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为我国特早熟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遵循该规范,有助于显著提升特早熟青贮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饲料玉米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该规范,以实现特早熟青贮玉米的丰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