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饲用燕麦生产规程发布,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343-2024 饲用燕麦生产规程》发布,旨在规范燕麦生产流程,确保饲料安全,助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燕麦,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优良的适口性,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升燕麦的品质,规范其生产流程,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饲用燕麦生产规程》(DB15/T 3343-2024),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燕麦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024版饲用燕麦生产规程发布,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版饲用燕麦生产规程发布,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2,第1张

《饲用燕麦生产规程》(DB15/T 3343-2024)详细规定了饲用燕麦生产的各项技术标准,涵盖了产地环境、品种选育、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包装、标识、储存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该规程适用于我国所有燕麦种植区域,旨在全面提升燕麦品质,助力畜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核心内容解读

产地环境

规程强调,燕麦的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燕麦的品质和安全。

品种选择

燕麦生产者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这些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以确保燕麦的产量和品质。

播种

规程对播种的时间、数量和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播种时间应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来决定,通常春播是最佳选择,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定,播种方式则可采取条播或撒播等形式。

田间管理

规程对燕麦的田间管理进行了详尽的规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灌溉需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来调整,确保水分充足,除草可采取人工或化学方法,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病虫害防治

燕麦生产者需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确保燕麦的品质。

收获、加工、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

规程对燕麦的收获、加工、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环节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收获应在成熟期进行,确保燕麦的品质,加工过程需使用先进设备,保证燕麦的纯净度,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标识要清晰准确,储存和运输应遵循规范,确保燕麦的品质不受损害。

《饲用燕麦生产规程》(DB15/T 3343-2024)的发布,为我国燕麦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燕麦品质,促进畜牧产业的繁荣,燕麦生产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饲料原料,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燕麦生产的监管,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