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5/T 3339标准解读,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新规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1
新标准DB15/T 3339-2024解读,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小麦与燕麦复种技术,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农业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小麦与饲用燕麦的复种模式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农业种植方式,对规范这一技术的实施,提升燕麦产量与品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了《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DB15/T 3339-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相关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版DB15/T 3339标准解读,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新规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024版DB15/T 3339标准解读,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新规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内蒙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基地,小麦与燕麦是其主要农作物,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兴起,饲用燕麦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传统的种植模式存在小麦产量波动大、燕麦品质不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小麦复种饲用燕麦的全过程,包括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

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了“复种”、“饲用燕麦”、“播种量”、“施肥量”等关键术语和定义,确保规程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

选地与整地

规程强调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适宜的地块进行种植,整地时需深翻土地,清除杂草,确保土壤松软、透气。

播种

小麦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至5月,燕麦播种时间为6月至7月,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一般小麦播种量为150-200公斤/亩,燕麦播种量为30-40公斤/亩。

肥水管理

规程要求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施用肥料,小麦生长期间,一般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燕麦生长期间,主要施用磷肥和钾肥,需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收获与加工

小麦收获时间为每年的7月至8月,燕麦收获时间为8月至9月,收获后,要及时晾晒、脱粒、加工,确保燕麦品质。

规程意义

《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的发布,对提高内蒙古西部地区小麦复种饲用燕麦的产量与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燕麦产量和质量

通过规范种植技术,提高燕麦的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小麦复种饲用燕麦的种植模式,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范种植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西部小麦复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的发布,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小麦复种饲用燕麦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