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关键技术解析,DB36/T 497-2018标准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36/T 497-2018标准》对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该规程从土壤管理、种子选择、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指导,旨在确保婺源绿茶有机茶的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婺源绿茶,作为绿茶中的翘楚,凭借其独特的香气、醇厚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提升,有机茶逐渐成为茶叶市场的新宠,为了规范有机茶的种植技术,提升婺源绿茶的品质,我国制定了《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这一行业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探讨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技术的要点。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关键技术解析,DB36/T 497-2018标准深度解读,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关键技术解析,DB36/T 497-2018标准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2018,第1张

《DB36/T 497-2018 标准概览

《DB36/T 497-2018》是我国省级地方标准,主要目的是规范婺源绿茶有机茶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及销售流程,该标准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婺源绿茶有机茶的整个生产流程。

  2. 术语和定义:对有机茶、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

  3. 环境条件:规定了有机茶种植地的选择标准,包括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

  4. 品种选择:明确了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应选择的品种要求。

  5. 栽植技术:详细说明了有机茶种植的时间、密度、方法等。

  6. 土壤管理:涵盖了有机肥的使用、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7. 灌溉与施肥:规定了有机茶灌溉和施肥的方法及标准。

  8. 采摘与加工:明确了有机茶采摘和加工的技术要求。

  9. 质量安全:规定了有机茶的质量安全指标。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详解

环境条件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区域,具体要求包括:

(1)土壤:pH值宜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5%。

(2)气候:年均气温应保持在15-18℃之间,年降水量应在1200-1800毫米。

品种选择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应选用优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如婺绿1号、婺绿2号等。

栽植技术

(1)栽植时间:宜选择春季或秋季。

(2)栽植密度:每亩种植1500-2000株。

(3)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或沟栽,深度应在30-40厘米。

土壤管理

(1)有机肥:每年施用有机肥3000-4000千克/亩。

(2)土壤改良:采用有机物、生物菌剂等手段改善土壤。

(3)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灌溉与施肥

(1)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

(2)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学肥料,根据茶叶生长需求调整施肥量。

采摘与加工

(1)采摘:采用手工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2)加工:采用传统工艺,严格控制加工流程,确保茶叶品质。

质量安全

婺源绿茶有机茶的质量安全指标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确保茶叶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为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提升婺源绿茶有机茶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同时也为我国有机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标签: 2技术规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