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20-2022,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规范——科学防灾减灾新标准

团体标准 602
《DB34/T 4120-2022 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规范》为应对水稻干旱灾害提供科学指导,规范田间调查与分级,助力水稻生产减灾增效。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的背景下,水稻干旱灾害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大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DB34/T 4120-2022 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规范》的核心内容,旨在为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提供科学应对水稻干旱灾害的实用指南。

DB34/T 4120-2022,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规范——科学防灾减灾新标准,DB34/T 4120-2022,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规范——科学防灾减灾新标准,2022,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水稻生长过程中,干旱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产量和品质的显著下降,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对于提升水稻的抗旱能力、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具有深远的意义。

《规范》的主要内容

田间调查

《规范》对水稻干旱灾害的田间调查流程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具体包括:

  1. 调查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阶段,选择最适宜的调查时间。
  2. 调查方法:采用目测、仪器测量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水稻干旱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3. 调查指标:涵盖水稻叶片萎蔫程度、土壤含水量、根系活力等多个方面。

灾害分级

《规范》将水稻干旱灾害分为四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1. 轻度:水稻叶片萎蔫程度轻微,土壤含水量处于正常水平,根系活力基本正常。
  2. 中度:水稻叶片萎蔫程度明显,土壤含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根系活力有所下降。
  3. 重度:水稻叶片萎蔫程度严重,土壤含水量严重不足,根系活力明显下降。
  4. 极重度:水稻叶片萎蔫程度极严重,土壤含水量极度不足,根系活力丧失。

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干旱灾害,《规范》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措施:

  1. 轻度干旱: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适时进行灌溉。
  2. 中度干旱:采取节水灌溉、喷施抗旱剂等措施,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3. 重度干旱:及时采取灌溉、施肥、喷施抗旱剂等措施,降低干旱灾害损失。
  4. 极重度干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改种、补种等措施,以降低损失。

《DB34/T 4120-2022 水稻干旱灾害田间调查与分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水稻干旱灾害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应认真学习并掌握《规范》内容,提高水稻抗旱能力,降低干旱灾害损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标签: 202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