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357-2022 林下草珊瑚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草珊瑚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44/T 2357-2022 林下栽培草珊瑚技术规程》发布,为草珊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规范林下栽培草珊瑚的生产过程,提高草珊瑚产量和质量。

草珊瑚,学名Sarcandra glabra,隶属于金缕梅科草珊瑚属,是一种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等多重功效于一身的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草珊瑚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为了提升草珊瑚的产量与品质,我国制定了《林下栽培草珊瑚技术规程》(DB44/T 2357-2022),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草珊瑚产业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助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44/T 2357-2022 林下草珊瑚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草珊瑚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DB44/T 2357-2022 林下草珊瑚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草珊瑚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栽培技术,第1张

DB44/T 2357-2022规程概述

《林下栽培草珊瑚技术规程》(DB44/T 2357-2022)详细规定了林下栽培草珊瑚的产地选择、种植材料、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该规程特别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林下草珊瑚栽培。

产地选择

  1. 选择酸性土壤,pH值宜控制在4.5-5.5之间,以适应草珊瑚的生长需求。
  2. 产地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系统完善。
  3. 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林下空间,确保草珊瑚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种植材料

  1. 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草珊瑚植株或扦插苗。
  2. 种植前,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扦插苗需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并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

栽培技术

  1. 整地:深翻土壤,施足底肥,制作成高畦。
  2. 播种或扦插:保持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
  3. 施肥:根据草珊瑚的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4.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
  5. 修剪:及时修剪病弱枝、枯枝,确保植株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环境卫生。
  3. 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1. 采收:草珊瑚通常在种植后2-3年开始采收。
  2. 加工:采收后,应立即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

《林下栽培草珊瑚技术规程》(DB44/T 2357-2022)为我国草珊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遵循该规程,不仅能够提升草珊瑚的产量与品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的繁荣,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推广该规程,为我国草珊瑚产业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草珊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应扩大草珊瑚种植规模,提升产量,深化栽培技术研究,提高草珊瑚的品质,推动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DB44/T 2357-2022规程的指导下,我国草珊瑚产业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标签: 2022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