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408-2018 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推动白化茶产业迈向高质量新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42/T 1408-2018 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白化茶产业将遵循新标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推动产业升级。

白化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保健功效,在我国茶叶市场逐渐崭露头角,为了规范白化茶的加工技术,提升其品质,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正式发布了DB42/T 1408-2018《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规程,解析白化茶的加工技术。

DB42/T 1408-2018 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推动白化茶产业迈向高质量新发展,DB42/T 1408-2018 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推动白化茶产业迈向高质量新发展,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42/T 1408-2018《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由我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旨在规范白化茶的加工技术,提升其品质,规程对白化茶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白化茶原料要求

  1. 茶树品种:白化茶加工应选用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茶树品种。

  2. 茶叶原料:加工原料必须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

  3. 茶叶等级:原料应按照茶叶等级进行划分,不同等级的茶叶应分别加工。

白化茶加工工艺

初制工艺主要包括摊青、杀青、揉捻、炒青、筛分等环节。

  1. 摊青:将茶叶摊放在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摊放时间一般为4-6小时。

  2. 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160-180℃,杀青时间控制在2-3分钟。

  3.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4. 炒青: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炒青,炒青温度控制在100-120℃,炒青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5. 筛分:将炒青后的茶叶进行筛分,筛分标准按照茶叶等级划分。

精制工艺主要包括筛分、风选、拣剔、复火等环节。

  1. 筛分:将初制后的茶叶进行筛分,筛分标准按照茶叶等级划分。

  2. 风选:将筛分后的茶叶进行风选,去除杂质。

  3. 拣剔:将风选后的茶叶进行拣剔,去除不合格茶叶。

  4. 复火:将拣剔后的茶叶进行复火,复火温度控制在80-100℃,复火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白化茶质量要求

  1. 外观:白化茶外形匀整,色泽鲜绿,匀长挺直。

  2. 内质:白化茶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

  3. 水分:白化茶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8%。

  4. 灰分:白化茶灰分含量应控制在6%-8%。

  5. 氨基酸总量:白化茶氨基酸总量应≥3%。

DB42/T 1408-2018《白化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出台,为我国白化茶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遵循该规程,白化茶加工企业能够规范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助力白化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在选购白化茶时,亦可根据该规程要求,挑选到优质的产品,尽享健康与美味的茶饮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