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控规程DB14/T 932-2025深度解读与实践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14/T 932-2025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为我国红地球葡萄种植提供了一套系统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详细解读了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评估,旨在提高葡萄产量与品质,保障我国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红地球葡萄以其鲜艳的果实色泽和甘美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红地球葡萄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类病虫害的侵袭,这严重威胁了葡萄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我国特地制定了《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DB14/T 932-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控规程DB14/T 932-2025深度解读与实践指导,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控规程DB14/T 932-2025深度解读与实践指导,2,技术规程,第1张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概述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DB14/T 932-2025)是我国针对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控而制定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病虫害识别:规程详细介绍了红地球葡萄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包括病害和虫害,并附有清晰的图片和详细描述,便于生产者快速识别。
  2. 防控原则:规程强调以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经济有效的原则。
  3. 防控措施:根据不同病虫害,规程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
  4. 防治药剂:规程推荐了适用于红地球葡萄病虫害的防治药剂,并对药剂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
  5. 防控效果评价:规程提出了病虫害防控效果的评估方法,以指导生产者调整防控策略。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的应用实践

农业防治

  1. 合理轮作:选择与葡萄无共病共害的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
  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3. 合理施肥:根据葡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物理防治

  1. 人工捕杀:定期巡视葡萄园,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消灭病虫害。
  2. 黄板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黄板诱虫。

生物防治

  1. 利用天敌:引入或保护害虫的天敌,如捕食螨、蜂等。
  2.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细菌、真菌等,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化学防治

  1. 合理用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2. 交替用药: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3. 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确保葡萄质量安全。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DB14/T 932-2025)为我国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以确保我国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