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DB14/T 1073 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
《DB14/T 1073-2025 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为解读和应用该规范提供指导,规范详细介绍了金纹细蛾的防治技术,包括监测、防治策略、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旨在有效控制金纹细蛾对苹果园的危害,保障苹果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苹果产业的迅猛发展,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金纹细蛾作为苹果园常见害虫之一,因其繁殖速度之快、防治难度之大,对苹果产量与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我国最新发布了《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技术规范》(DB14/T 1073-2025),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技术规范》概述
《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技术规范》(DB14/T 1073-2025)是我国针对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工作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该规范从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监测与调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定,旨在指导我国苹果园金纹细蛾的防治工作。
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原则
发生规律
金纹细蛾一年发生3-5代,以幼虫在树皮裂缝、落叶、枝杈等处越冬,成虫羽化后,在叶片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导致叶片出现孔洞、卷曲等现象,金纹细蛾具有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抗药性增强等特点。
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金纹细蛾发生初期,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降低虫口密度,防止病虫害蔓延。
- 因地制宜,合理用药:根据苹果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避免盲目用药和重复用药。
-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残留:在防治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降低农药残留,确保苹果质量安全。
DB14/T 1073-2025规范中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 清除果园内的落叶、杂草,减少虫源。
- 加强修剪,清除树皮裂缝、枝杈等越冬场所。
- 合理配置树形,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金纹细蛾的发生。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螨、蜂等,控制金纹细蛾数量。
- 推广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干扰金纹细蛾的生长发育。
物理防治
- 利用黄板、性素诱捕器等物理方法,诱杀成虫。
- 使用杀虫灯、能杀虫器等设备,降低金纹细蛾的发生。
化学防治
-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等。
- 根据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适时开展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
监测与调查
监测方法
- 利用目测法,观察叶片、枝条等部位的金纹细蛾发生情况。
- 利用诱捕器、黄板等物理方法,监测金纹细蛾的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 调查金纹细蛾的发生面积、虫口密度等指标。
- 分析金纹细蛾的发生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苹果园金纹细蛾防治技术规范》(DB14/T 1073-2025)为我国苹果园金纹细蛾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苹果园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金纹细蛾的发生,确保苹果产量和品质,加强监测与调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