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DB14/T 1134 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操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134-2025 制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了制干辣椒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本文结合实际应用,探讨了规程在提高制干辣椒产量和品质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干辣椒作为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和药材,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了规范干辣椒的种植技术,提升其品质与产量,我国正式发布了《制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134-2025),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种植经验,探讨其具体应用方法。

2025版DB14/T 1134 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操指南,2025版DB14/T 1134 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操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制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制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针对干辣椒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升干辣椒品质与产量的技术规范,该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环节: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在整地前需深翻土壤,消灭病虫害,确保土壤的松软度。
  2. 品种选择:依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挑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干辣椒品种。
  3.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消毒、浸种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4. 播种与定植:根据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采用条播或穴播,株距、行距需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调整。
  5.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合理搭配肥料,适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6. 采收与加工:根据品种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期,采收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确保干辣椒品质。

制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的应用实践

以下是结合实际种植经验的规程应用方法: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调整土壤pH值至6.5-7.5,为干辣椒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干辣椒品种,如线椒、灯笼椒等。
  3.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消毒、浸种等处理,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浸种可用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24小时。
  4. 播种与定植: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株距30-40厘米,行距50-60厘米,播种后覆土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5. 田间管理:施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灌溉要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湿润,病虫害防治要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6. 采收与加工:采收期根据干辣椒品种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确保干辣椒品质。

《制干辣椒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干辣椒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提高干辣椒的品质与产量,通过本文的解读和应用实践,期望为广大干辣椒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