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14/T 1139-2025,绣球菌工厂化养殖技术革新
《DB14/T 1139-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解析》发布,为绣球菌养殖带来新篇章,规程详细阐述工厂化生产技术,助力绣球菌养殖产业升级,提高产量与品质。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工厂化生产技术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DB14/T 1139-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南,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特别是针对绣球菌的工厂化生产技术,旨在为绣球菌养殖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DB14/T 1139-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其宗旨在于规范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该规程全面覆盖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料处理、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包装和运输等。
绣球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解析
原料处理
绣球菌的原料主要包括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在原料处理环节,以下要点需特别注意:
- 原料需充分晒干,水分含量控制在12%左右。
- 原料需粉碎至1-2毫米的粒度。
- 原料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杂菌。
菌种选育
菌种是绣球菌工厂化生产的核心,在菌种选育过程中,以下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 选择生长迅速、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菌种。
- 菌种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纯度和活力。
- 菌种需进行适应性驯化,以适应工厂化生产环境。
培养基配制
绣球菌培养基的配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 根据菌种特性调整培养基配方,满足其生长需求。
- 确保培养基充分搅拌,原料均匀分布。
- 调节培养基pH值,保持适宜范围。
接种
接种是绣球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以下注意事项需严格遵守:
- 接种工具需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 接种人员需穿戴无菌防护服,确保操作环境无菌。
- 接种量需适中,避免过多或过少。
培养
绣球菌培养过程中,以下要点需注意:
- 控制培养室温度在22-25℃,湿度在60%-70%。
- 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
- 防止杂菌污染,确保菌丝健康生长。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绣球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以下注意事项需遵循:
- 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5-18℃,湿度在85%-90%。
- 定期喷水,维持空气湿度。
- 及时采收成熟菇,避免影响下一批菇的生长。
采收、包装、运输
在采收、包装、运输过程中,以下要点需注意:
- 采收时确保菇体新鲜、无病虫害。
- 使用无毒、环保的包装材料。
-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潮、防晒、防震。
DB14/T 1139-202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为绣球菌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养殖者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展望未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将继续推进工厂化生产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食用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