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DB34/T 5194标准解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34/T 5194-2025》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标准涵盖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强调生态保护与恢复,提高流域水质与生态环境,通过实施该标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流域生态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凸显,为了强化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提升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我国在2025年正式发布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DB34/T 5194-2025),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版DB34/T 5194标准解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解析,2025版DB34/T 5194标准解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解析,2,创新,第1张

标准背景及意义

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义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提升建设质量,确保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该标准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维等全过程。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界定。

建设原则

  1. 保护优先,综合治理;
  2. 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3. 生态修复与保护相结合;
  4.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

  • 水土保持: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等手段,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 生态修复:针对受损生态系统,采取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源涵养等措施,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
  • 水环境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

施工与验收

  1. 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验收: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运维与管理

  1. 运维:建立健全运维机制,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2. 管理: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的发布,为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标准将不断完善,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提高标准质量,为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共同推动全球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标签: 2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