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193-2025,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助力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标准化

团体标准 601
《DB34/T 5193-2025 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进程,规范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为我国水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问题愈发突出,河流作为我国水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水生态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了促进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我国正式颁布了《DB34/T 5193-2025 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围绕《规范》的制定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DB34/T 5193-2025,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助力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标准化,DB34/T 5193-2025,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助力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标准化,2,技术规范,标准化进程,第1张

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各地水生态监测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差异性,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最终制定了《DB34/T 5193-2025 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

《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河流水生态监测工作,涵盖地表水、地下水、湿地等多种类型。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水生态监测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为规范的实施奠定基础。
  3. 监测方法:规定了水生态监测的方法、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要求,包括水质、水量、生物、底质等监测内容。
  4. 监测指标:明确了水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包括水质指标、生物指标、底质指标等。
  5. 监测频率与周期:规定了水生态监测的频率和周期,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代表性。
  6.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规定了水生态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监测报告编制:规定了水生态监测报告的编制要求,确保监测成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实施意义

  1. 提高水生态监测质量:通过实施《规范》,统一了水生态监测技术标准,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推动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础工作,实施《规范》有助于全面掌握水生态状况,为制定和实施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通过水生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资源利用状况,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4. 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水生态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5.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规范》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B34/T 5193-2025 河流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加强水生态监测工作,为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