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152-2025,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新规范引领行业升级转型
《DB34/T 5152-2025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农药行业转型升级,规范企业数字化改造流程,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该规范为农药生产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的指导,助力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保障,其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推动农药生产企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34/T 5152-2025《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围绕《规范》展开论述,探讨其对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重要价值。
《规范》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农药行业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规范》。
意义
- 提升农药产品质量:通过数字化改造,农药生产企业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 提高生产效率:数字化改造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人力成本,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 降低环境污染:数字化改造可以减少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 增强企业竞争力:数字化改造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内农药生产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涵盖农药合成、制剂、分装等环节。
改造原则
- 安全可靠:确保数字化改造过程中,企业生产安全、环保。
- 经济合理:数字化改造项目应具备经济效益,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 技术先进: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确保改造效果。
- 易于管理:数字化改造后的系统应易于操作和管理。
- 生产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 设备智能化:采用智能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 管理数字化:建立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销售、仓储等环节的数字化。
- 能源管理:采用节能环保的能源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 环境监测: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确保环境达标。
改造实施
- 前期准备:制定数字化改造方案,明确改造目标、内容、进度等。
- 项目实施:按照改造方案,分阶段实施改造项目。
- 验收评价:对数字化改造项目进行验收,评价改造效果。
DB34/T 5152-2025《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技术规范》的发布,为农药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实施《规范》,农药生产企业将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从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认识《规范》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数字化改造,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