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665-2012规程引领,酿酒葡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团体标准 601
《DB14/T 665-2012 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酿酒葡萄产业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业质量,推动酿酒葡萄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迅猛发展,酿酒葡萄的生产技术愈发受到业界关注,在此背景下,DB14/T 665-2012《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葡萄酒产业的核心技术规范,对于提升酿酒葡萄的产量与品质、确保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及实施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

DB14/T 665-2012规程引领,酿酒葡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DB14/T 665-2012规程引领,酿酒葡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第1张

DB14/T 665-2012《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址与规划

规程明确指出,酿酒葡萄种植地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优良、光照充足、病虫害低发的区域,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品种布局、栽培密度、灌溉系统、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

品种选择与繁育

规程推荐选用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品种选择需综合考虑抗病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在繁育过程中,要重视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维护,确保种苗质量。

栽培技术

  1. 栽植时间:建议在秋季或春季栽植,以利于葡萄树的生长和成活。
  2. 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行距为1.5-2.5米,株距为0.5-1.0米。
  3.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葡萄树生长状况和产量目标,科学施肥,注重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搭配,确保葡萄树营养均衡。
  4. 灌溉:根据葡萄树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湿度,合理灌溉,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5. 修剪: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合理修剪,注意通风透光,促进葡萄树生长和果实品质提升。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降低病虫害对葡萄树的影响。

收获与贮藏

规程对葡萄的收获标准、方法以及贮藏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葡萄品质。

实施DB14/T 665-2012《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

通过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葡萄树的生长势和抗病性,从而提升酿酒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保障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葡萄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实施规程,提高我国酿酒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增强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施DB14/T 665-2012《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应注意的问题

  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址、规划、品种选择等。
  2. 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种植户对规程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3. 注重规程的灵活运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确保葡萄树健康成长。
  5. 严格执行规程,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DB14/T 665-2012《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规程的宣传、培训、执行和监督,有助于提高我国酿酒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推动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