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应用,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包括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等方面,旨在提高肉用绵羊母羊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规程适用于肉用绵羊母羊的舍饲养殖,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养殖指导。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肉用绵羊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了进一步提升肉用绵羊的生产效率与养殖效益,确保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的规范性,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养殖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解析与应用,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第1张

《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肉用绵羊母羊舍饲养殖而制定的技术规范,该规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显著提升肉用绵羊母羊的生产性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助力肉用绵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饲养环境

(1)舍内温度:确保肉用绵羊母羊舍内温度维持在15-25℃之间,避免极端温度对母羊造成不良影响。

(2)湿度: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过湿或过干均可能损害母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3)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流通,确保新鲜空气的供应,减少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的聚集。

饲料营养

(1)能量:根据母羊的生产阶段和体重,合理调整饲料能量水平。

(2)蛋白质:蛋白质是肉用绵羊母羊生长发育和生产的关键营养物质,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12%-16%。

(3)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对母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饲料中应适量添加。

饲养管理

(1)分群饲养:依据母羊的生产阶段、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分群饲养,确保每只母羊都能获得适宜的饲养条件。

(2)日常管理:加强母羊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

(3)繁殖管理:合理安排母羊的繁殖计划,确保母羊在最佳繁殖状态下生产。

疾病防控

(1)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对母羊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2)消毒防疫:定期对舍内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疫病监测: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规程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

  1. 提高养殖效益:遵循《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养殖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肉用绵羊母羊的生产性能,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2. 保障母羊健康:规程中的饲养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母羊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延长母羊的使用寿命。

  3.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遵循规程,有助于推动肉用绵羊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我国肉用绵羊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DB14/T 900-2014 肉用绵羊母羊舍饲技术规程》是我国肉用绵羊产业的重要技术规范,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肉用绵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