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26-2015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推动扁桃产业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
《DB14/T 1126-2015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扁桃产业提供了科学的生产指导,确保了扁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了我国家庭农场和扁桃种植户的生产效益。
扁桃,作为一种营养丰盈、风味独特的干果,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种植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扁桃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扁桃的生产流程,提升其品质,我国于2015年正式发布了《DB14/T 1126-2015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对扁桃生产技术进行详尽的阐述。
《DB14/T 1126-2015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14/T 1126-2015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对扁桃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基地选择、品种挑选、栽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该规程的制定旨在提升扁桃的产量与品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并推动我国扁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具体内容
基地选择
扁桃对土壤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顺畅、pH值在6.5-7.5之间的沙壤土或壤土,应避免在风口、低洼地带以及盐碱地种植。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挑选适合的扁桃品种,我国常见的扁桃品种包括扁桃、巴旦木、大扁桃等。
栽植
扁桃的栽植最佳时间为春季,通常在3-4月份进行,栽植前需挖好栽植坑,坑的大小约为80cm×80cm×80cm,栽植时,要确保苗木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实并浇透水。
土壤管理
对土壤进行定期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 深翻:每年秋季进行一次深翻,深度在20-30cm之间,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扁桃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通常每年施肥3-4次,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 中耕:在生长季节,适时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
水分管理
扁桃对水分需求较高,尤其在生长初期和果实膨大期,水分管理要点如下:
- 灌水: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灌水,通常每年灌水5-6次。
- 排水:在雨季或低洼地带,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根现象。
施肥
根据扁桃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肥料,通常每年施肥3-4次,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病虫害防治
扁桃易受病虫害侵袭,需及时防治,主要病虫害包括桃小食心虫、桃蚜、桃蛀螟等,防治方法包括:
- 农业防治:合理修剪,清除病残枝,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按照规定浓度和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及加工
扁桃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果实成熟期,即果皮由青绿色转变为黄绿色,果肉变软时,采收后,需及时进行加工,以确保品质。
《DB14/T 1126-2015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扁桃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提升扁桃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促进我国扁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