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273-2016,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引领食用菌产业升级新篇章
《DB14/T 1273-2016 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为现代食用菌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指导,规范袋栽白灵菇生产流程,提高产量与品质,助力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方向之一,近年来,这一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白灵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的高端食用菌,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为规范袋栽白灵菇的工厂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B14/T 1273-2016),本文将对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实施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规程背景
市场需求旺盛
白灵菇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白灵菇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传统生产方式弊端
传统白灵菇生产方式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工厂化生产优势
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具有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有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生产设施与设备
规程对生产车间、培养室、冷却室、出菇室等生产设施及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白灵菇生长需求。
原料准备
规程详细说明了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等环节的技术要求,确保菌种质量和培养基卫生。
栽培管理
规程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栽培环境进行了规定,确保白灵菇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生长发育。
出菇管理
规程对出菇期的温度、湿度、通风、水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提高白灵菇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规程对白灵菇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确保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产品质量检验
规程对白灵菇产品的感官、理化指标进行了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实施意义
提高生产效率
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产品质量
规程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升级
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应积极学习和贯彻规程,共同推动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