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农必备,DB51/T 826-2011 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51/T 826-2011 芋生产技术规程》为芋农提供全面的种植指南,涵盖芋的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芋的产量和品质,助力芋农增收。

芋头,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广受欢迎的食材之一,历史悠久,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为了提升芋农的种植效益,规范芋头生产技术,我国于2011年正式发布了DB51/T 826-2011《芋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详细内容,为广大芋农提供实用的种植指导。

芋农必备,DB51/T 826-2011 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芋农必备,DB51/T 826-2011 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2,技术规程,第1张

DB51/T 826-2011《芋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芋头种植的技术规程,其目标在于规范芋头生产流程,提升芋农种植技能,确保芋头产品的质量安全,本规程涵盖了芋头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各个环节。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地与整地

芋头适宜在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选择地块时,应挑选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壤疏松的田地,在整地前,需深翻土壤,并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如鸡粪、牛粪等,以提升土壤肥力。

选择优良品种

芋头品种众多,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优良品种应具备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种芋准备

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芋头作为种芋,直径以2-3厘米为宜,将种芋浸泡在50℃的热水中消毒30分钟后,捞出晾干即可种植。

种植方法

播种时间

芋头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4月份,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播种密度

芋头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3500株,行距1.5-2米,株距0.5-1米。

播种方法

将消毒后的种芋按照规定的行距、株距挖穴,每个穴放入1-2个种芋,覆土厚度为5-10厘米。

田间管理

浇水

芋头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生长前期和开花期,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防止芋头因干旱而影响生长。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4次,分别在苗期、开花期、结芋期进行,肥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15-20公斤。

中耕除草

芋头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芋头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芋头常见的病害有芋瘟病、芋疫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清除,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虫害防治

芋头常见的虫害有芋螟、芋叶蝉等,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喷雾。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

芋头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份左右,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收获方法

芋头收获时,用手轻轻挖起,避免损伤芋头,将收获的芋头及时晾晒,防止霉变。

加工

芋头加工方法多样,如蒸、煮、炸、炒等,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DB51/T 826-2011《芋生产技术规程》为芋农提供了全面的种植指南,有助于提高芋头的产量和品质,广大芋农应认真学习并运用规程中的技术,不断提高芋头种植水平,为我国芋头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