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825-2008 果梅生产技术规程解析,推动标准化生产升级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深入解析了DB51/T 825-2008果梅生产技术规程,旨在提升果梅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规程详细阐述了果梅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环节,为果梅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助力我国果梅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果梅产业作为一项关键的经济作物,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规程显得尤为关键,DB51/T 825-2008 果梅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果梅产业标准化生产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提升果梅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以期为广大果梅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DB51/T 825-2008 果梅生产技术规程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颁布,旨在规范果梅的生产流程,提升果梅的品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果梅生产,涵盖了品种选择、种植、管理、收获及加工等各个环节。

品种选择

规程指出,果梅品种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状况及市场需求,推荐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好、果实品质上乘的品种,大红袍’、‘翠冠’、‘金梅’等。

种植

  1. 种植时间:建议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种植。
  2. 种植密度:根据土地肥力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行距为2-3米,株距为1-1.5米。
  3. 种植方法:采用穴栽法,注意让根系舒展,填土后踏实,并浇透水。

管理

  1.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疏松和透气性,适时深翻和施肥,防止土壤板结。
  2. 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土壤状况和果实生长阶段,合理灌溉,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需保持土壤湿润。
  3. 修剪:合理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升果实品质,春季萌芽前进行疏枝、剪枝,夏季进行摘心、摘叶,促进果实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收获

  1. 收获时间:在果实充分成熟时进行收获,通常从8月份开始。
  2. 收获方法:人工收获,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果实损伤。

加工

  1. 加工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可以将果梅加工成果梅干、果梅酱、果梅酒等产品。
  2. 加工工艺:遵循相关加工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规程实施意义

  1. 提高果梅产量和品质:通过规范生产流程,提升果梅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2.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程明确了果梅生产的标准,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3. 促进果梅产业发展: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提高果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节约资源:规范生产流程,降低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DB51/T 825-2008 果梅生产技术规程对我国果梅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果梅生产者应严格遵守规程,提升果梅产量和品质,为我国果梅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