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对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的详细解读,旨在指导高山地区结球甘蓝的种植,规程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结球甘蓝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高山结球甘蓝,作为我国蔬菜产业中的佼佼者,在农业生产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山结球甘蓝的生产品质与产量,确保农民的经济收益,我国特地制定了《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我国高山结球甘蓝的生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广泛适用于我国高山地带结球甘蓝的种植、养护、采摘以及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

品种选择与培育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挑选出适合种植的结球甘蓝品种,这些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

栽培季节的规划

鉴于高山地区的独特气候条件,种植者需合理安排栽培季节,春季和秋季是播种的黄金时期,以确保结球甘蓝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茁壮成长。

土壤选择与改良

选择排水性能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在播种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彻底消灭病原菌,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提升土壤的肥力水平。

合理密植

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

田间管理要点

(1)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适时进行灌溉。

(2)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可选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防治。

采收与加工

(1)采收:当结球甘蓝的球叶紧实、色泽鲜绿时进行采摘,采摘时需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2)加工:结球甘蓝可以腌制、鲜食或速冻等多种方式加工,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规程的实际应用

提升生产效益

《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为高山结球甘蓝的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显著提升生产效益。

推动产业升级

规程的实施对推动高山结球甘蓝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保障食品安全

规程明确了高山结球甘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标准,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DB51/T 2098-2015 高山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高山结球甘蓝生产的重要指南,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为我国高山结球甘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