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690-2022,引领鸭无水面饲养技术新潮流,助力生态养殖新时代
《DB35/T 690-2022 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规范》发布,引领生态养殖新潮流,规范鸭无水面饲养技术,助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生态养殖模式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鸭无水面饲养技术以其绿色、环保、高效的特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这一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食品安全,我国最新颁布了《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规范》(DB35/T 690-2022),本文将对此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规范背景
鸭无水面饲养技术是指在鸭舍内不设置水面,通过科学的人工调控饲养环境,实现鸭子的健康成长、繁殖以及饲料的有效利用,与传统的水面饲养方式相比,鸭无水面饲养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节约水资源:水面饲养需消耗大量水资源,而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消耗,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 减少环境污染:水面饲养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环境污染,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能够降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 保障食品安全:鸭无水面饲养技术降低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鸭舍建设:规范要求鸭舍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保温、防潮等条件,并设置合理的饲养密度。
- 饲料管理:规范要求选用优质、安全、营养均衡的原料,并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制。
- 饲养管理:规范要求对鸭子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包括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等。
- 疾病防控:规范要求加强鸭子的疾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消毒、防疫,确保鸭子健康。
- 环境保护:规范要求采取措施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饲养记录:规范要求对饲养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饲料、用药、防疫、销售等。
规范实施
为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需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养殖户对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的认识和掌握。
- 推广示范项目:选择典型地区和养殖户,开展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技术普及。
- 政策扶持:加大对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养殖户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 监督与评估:加强对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规范实施到位。
《鸭无水面饲养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规范的实施,我国生态养殖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国鸭无水面饲养技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