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636-2022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详解,提升玉米产量与效率
《DB37/T 1636-2022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旨在提高夏玉米产量与效率,规程详细阐述了施肥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助力农民科学施肥,实现玉米高产高效。
夏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中的重要一员,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农民的收入增长,为了提升夏玉米的产量,降低施肥成本,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7/T 1636-2022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的解读,旨在为我国夏玉米的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37/T 1636-2022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概述
《DB37/T 1636-2022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是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其核心目的是规范夏玉米的施肥技术,提升夏玉米的产量与品质,规程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 施肥原则:依据土壤肥力、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产量目标等因素,科学地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
- 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玉米品种、产量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施用量。
- 施肥时期:依据玉米的生长特性和需肥规律,确定底肥和追肥的施用时期。
- 施肥方法:根据土壤类型、施肥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如撒施、穴施、条施等。
- 施肥技术: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玉米品种和产量目标,提出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
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解析
施肥原则
-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决定施肥量的关键因素,施肥时,需依据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合理确定施肥量。
- 玉米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各异,施肥时应根据玉米品种的需肥特性,选择合适的肥料。
-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会影响玉米的需肥量,施肥时应根据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施肥量。
- 产量目标:产量目标是施肥量的重要依据,施肥时应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施用量。
施肥量
- 氮肥:氮肥是玉米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玉米品种、产量目标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施纯氮15-20公斤。
- 磷肥:磷肥对玉米根发育和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施肥量应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玉米品种、产量目标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40-60公斤。
- 钾肥:钾肥对玉米生长、抗病性有重要作用,施肥量应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玉米品种、产量目标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施硫酸钾15-20公斤。
施肥时期
- 底肥:底肥应在播种前施入,以促进玉米根发育和早发。
- 追肥:追肥应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以满足玉米生长高峰期的需肥需求。
施肥方法
- 撒施: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翻耕入土。
- 穴施:在玉米行间挖穴,将肥料施入,然后覆土。
- 条施:在玉米行间开沟,将肥料施入沟内,然后覆土。
施肥技术
-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方。
- 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 深施:将肥料深施于土壤中,减少肥料流失。
- 平衡施肥:根据玉米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DB37/T 1636-2022夏玉米施肥技术规程》为我国夏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指导,通过遵循施肥原则、确定施肥量、选择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我国夏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玉米品种、产量目标等因素,灵活运用该规程,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