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547-2021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DB36/T 1547-2021 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指导》详细介绍了赣中地区春季花生栽培的技术规程,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为赣中地区花生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花生作为关键的油料作物和食品原料,其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我国赣中地区正式发布了DB36/T 1547-2021《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这一规程的问世,为赣中地区鲜食花生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方针,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对其在春季花生栽培中的应用进行详尽的指导。
DB36/T 1547-2021《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赣中地区为鲜食花生春季栽培量身定制的地方标准,该规程对鲜食花生春季栽培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其根本目标是提升鲜食花生的产量与品质,推动赣中地区花生产业的稳健发展。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应综合考虑适应性、抗病性、产量与品质等多方面因素。
- 选择适合赣中地区春季种植的鲜食花生品种,如赣花系列、豫花系列等。
- 优选那些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以及适应性好的品种。
整地与播种
- 整地:花生春季栽培要求土壤耕层深厚,排水通畅,以沙壤土为最佳。
- 播种时间:赣中地区春季花生播种通常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
- 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0-15公斤。
田间管理
- 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可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每亩施用量约2000-3000公斤;追肥可在花生生长中期施用,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亩施用量约50-75公斤。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和涝害,播种后及时浇透水,确保出苗。
- 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利于根系发育。
- 病虫害防治:花生春季栽培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蚜虫等,防治方法包括: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收获与贮藏
- 收获时间:花生果实饱满、叶色变黄时即可收获。
- 收获方法:人工或机械收获,注意保护果实。
- 贮藏:收获后的花生需及时晾晒,水分含量低于10%后,装入袋中,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
DB36/T 1547-2021《赣中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技术规程》为赣中地区鲜食花生春季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以提升鲜食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赣中地区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