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08-2021 生姜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研究
《DB36/T 1508-2021 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详细解读了黄老门生姜的栽培技术规程,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效果,旨在提升生姜种植效率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的DB36/T 1508-2021《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作为一项地方标准,为生姜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操作指南,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生姜种植中的实际应用。
DB36/T 1508-2021《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由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适用于湖南省黄老门生姜的种植,其目的是规范生姜栽培技术,提升生姜产量和品质,推动生姜产业的持续发展。
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生姜栽培应选择排水顺畅、土层深厚、肥力充足的砂壤土或壤土,整地前需进行深度翻耕,深度不小于30厘米,以优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品种选择与繁殖
推荐选用黄老门生姜等当地主栽品种,以分株繁殖为主,选取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进行分株,每株保留3-5个姜芽。
种植密度与时间
生姜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春季(3月至4月)播种为宜。
肥水管理
生姜生长过程中,应依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施肥原则为“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水分管理上,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病虫害防治
生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姜瘟病、姜螟、姜蛆等,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等,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避免农药残留。
收获与加工
生姜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至10月,当姜块表面变黄、姜心变软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如晒干、烘烤等,以提高生姜的保质期。
规程的应用与探讨
DB36/T 1508-2021《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为生姜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对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规程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土壤、气候条件。
-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栽培技术水平。
- 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如生物防治、有机栽培等,以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 加强生姜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生姜的市场竞争力。
DB36/T 1508-2021《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为生姜栽培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生姜产业的整体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完善该规程,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生姜产业发展。(本文为虚构内容,旨在展示如何围绕关键词撰写文章,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