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267-2022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打造高品质芍药种植新标杆

团体标准 602
《DB23/T 3267-2022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为提升芍药种植品质与效益提供专业指导,详细阐述芍药种植的关键技术,助力芍药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花卉需求的持续攀升,芍药,这一兼具药用价值和观赏性的传统名花,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广泛关注,DB23/T 3267-2022《芍药栽培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芍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极大地提升了芍药种植的品质与效益,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对芍药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剖析。

DB23/T 3267-2022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打造高品质芍药种植新标杆,DB23/T 3267-2022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打造高品质芍药种植新标杆,2022,创新,技术规程,第1张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23/T 3267-2022《芍药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芍药栽培的省级地方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芍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联合编制,该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芍药栽培技术,提升芍药的产量与品质,推动芍药产业的持续繁荣。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区域进行芍药栽培。
  2. 整地:深翻土地,彻底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松软、平整。

处理与播种

  1. 处理:将芍药浸泡于50℃温水中24小时,用1%的溶液消毒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2. 播种:将处理后的芍药与细沙混合均匀,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覆土厚度约1厘米。

苗期管理

  1.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
  2. 施肥:苗期可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用量为30-50公斤。
  3. 除草: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芍药幼苗争夺养分。

田间管理

  1. 中耕:每年进行2-3次中耕,保持土壤疏松。
  2. 施肥:花期前,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促进花蕾发育。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芍药花期过后,待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根部。
  2. 加工:将采收的芍药根部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芍药栽培技术规程的意义

  1. 提高芍药产量和品质:通过规范化栽培技术,提高芍药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促进芍药产业发展:规范芍药栽培技术,有利于芍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3. 保障芍药种植者的利益:规范栽培技术,降低种植风险,保障芍药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4.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DB23/T 3267-2022《芍药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芍药栽培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芍药种植的品质和效益,广大芍药种植者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共同推动芍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