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斑病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标准发布

团体标准 602
本研究基于DB34/T 4198-2022标准,对梨黑斑病菌进行LAMP检测方法研究,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为梨黑斑病诊断和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梨黑斑病是梨树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其病原体为梨黑斑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该病害会侵袭梨树的叶片、果实及枝条,导致病斑产生,严重影响了梨树的生长和产量,对梨黑斑病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病害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介绍基于DB34/T 4198-2022标准的梨黑斑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技术,并探讨其在梨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梨黑斑病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标准发布,梨黑斑病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标准发布,2022,创新,第1张

LAMP检测原理

LAMP是一种基于核酸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其工作原理是在封闭的管内,通过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利用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下对靶标DNA进行指数级扩增,LAMP反应体系包含以下关键组分:特异性引物、DNA模板、Bst DNA聚合酶、Mg2+、dNTPs、缓冲液等。

DB34/T 4198-2022标准LAMP检测方法

引物设计

根据DB34/T 4198-2022标准,针对梨黑斑病菌的特异性序列设计LAMP引物,其设计原则如下:

  1. FIP和BIP:分别位于靶标DNA的5'端和3'端,长度约为20-30bp,具有互补配对。
  2. F3和B3:位于靶标DNA内部,长度约为30-40bp,与FIP和BIP互补配对。
  3. F1和F2:位于靶标DNA内部,长度约为30-40bp,与F3和B3互补配对。

LAMP反应体系

  1. 反应体系:2×LAMP混合液12.5μl,FIP 0.4μl,BIP 0.4μl,F3 0.4μl,B3 0.4μl,F1 0.4μl,F2 0.4μl,DNA模板2μl,Mg2+ 1.5μl,dNTPs 1μl,Bst DNA聚合酶0.2μl,去离子水补至25μl。
  2. 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9℃复性30s,72℃延伸30s,循环40次。

结果分析

LAMP反应结束后,观察反应管内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样品中含有梨黑斑病菌DNA;若无白色沉淀,则表明样品中无梨黑斑病菌DNA。

LAMP检测方法在梨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检测梨树样品

利用LAMP检测方法对梨树叶片、果实和枝条等样品进行检测,可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是否感染梨黑斑病。

监测梨树种植区

通过定期对梨树种植区进行LAMP检测,可及时发现和防治梨黑斑病,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验证防治效果

在梨树病害防治过程中,利用LAMP检测方法对防治效果进行验证,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本文介绍了基于DB34/T 4198-2022标准的梨黑斑病菌LAMP检测方法,并探讨了其在梨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可为梨树病害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随着LAMP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植物病害检测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有望进一步优化LAMP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编辑、基因敲除等,有望为梨树病害的防治提供更多创新策略。

标签: 2022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