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97-2022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34/T 4197-2022)详细阐述了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方法,规程从监测、防治策略、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保障玉米产量。
草地贪夜蛾,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玉米田中频繁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出台了DB34/T 4197-2022《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广大的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DB34/T 4197-2022《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草地贪夜蛾防控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该规程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则,提出了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的具体技术措施。
规程核心内容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本规程详细阐述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其为害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虫品种、强化田间管理等手段,有效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为害。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为害。
- 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色板等物理方法,诱杀草地贪夜蛾。
-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防控技术实施要点
-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
- 科学用药:根据虫情、防治效果和农药残留等因素,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和用量。
- 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提升防治效果。
- 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防治意识,普及防控技术。
DB34/T 4197-2022《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产的危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应持续深化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创新防控手段,提升防治效果,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