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防控技术规范解读,DB34/T 4196-2022 在饲料生产环节的应用与实践
《DB34/T 4196-2022 饲料生产环节防控猪瘟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解读饲料生产环节防控猪瘟的技术规范,通过实际应用,提高猪瘟防控效果,规范从饲料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详细阐述防控措施,确保饲料安全,保障猪只健康。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生产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的爆发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有效防控猪瘟,保障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34/T 4196-2022 饲料生产环节防控猪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对《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饲料生产环节中的应用实践。
《规范》是我国首部针对饲料生产环节防控猪瘟的技术指南,旨在指导饲料生产企业构建完善的猪瘟防控技术体系,提升饲料生产环节的生物安全水平,该规范共分为十个部分,涵盖总则、术语和定义、饲料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规范》解读
饲料原料采购
《规范》明确要求,饲料原料采购应优先考虑无猪瘟疫情发生的地区,并对供应商的防疫措施进行严格审查,对饲料原料实施严格的检疫和检验,确保原料安全可靠。
饲料储存
在饲料储存环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立独立的饲料储存区域,避免与物品混放;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干燥,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定期检测饲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环节应严格执行以下要求:加工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饲料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加工后的饲料应迅速冷却,防止饲料温度过高。
饲料包装
饲料包装环节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密封性,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饲料运输
在饲料运输环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专用运输车辆,避免与物品混装;运输过程中保持饲料温度适宜,防止饲料变质;运输车辆应定期清洗、消毒。
饲料销售
饲料销售环节应加强市场管理,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对销售人员开展猪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
废弃物处理
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规范》应用实践
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饲料生产企业应根据《规范》要求,建立健全防控猪瘟的技术体系,涵盖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加强人员培训
对饲料生产人员进行猪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严格监管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规范》的贯彻落实。
加强信息共享
饲料生产企业应与相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及时了解猪瘟疫情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DB34/T 4196-2022 饲料生产环节防控猪瘟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饲料生产环节防控猪瘟提供了有力保障,饲料生产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加强防控措施,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