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14-2022,创新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34/T 4214-2022 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推出,该规程创新稻田养殖模式,通过无沟凼平板技术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效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田养殖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克氏原螯虾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其养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最新发布的DB34/T 4214-2022《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为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将围绕该规程,深入探讨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的优势及其实施要点。

DB34/T 4214-2022,创新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DB34/T 4214-2022,创新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022,创新,现代化,第1张

DB34/T 4214-2022《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由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和养殖企业共同编制,该规程针对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从选址、建池、种苗、饲料、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升克氏原螯虾养殖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的优势

  1.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将稻田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个区域设置平板式养殖池,实现稻田与虾池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降低病害发生率:通过设置隔离带,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有效阻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

  3. 提升克氏原螯虾品质:规程要求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优化饲料配方,确保克氏原螯虾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从而提升克氏原螯虾的品质。

  4. 生态环保:该技术注重生态平衡,通过合理调整养殖密度、优化水质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养殖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实施要点

  1. 选址与建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稻田进行养殖,根据稻田面积和养殖规模,合理设置养殖池,确保每个养殖池的面积适宜。

  2. 种苗:选择健康、优质的克氏原螯虾种苗,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投放,注意控制种苗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3. 饲料:选用优质饲料,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严格控制饲料投放量,避免过量投喂。

  4.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规程要求,通过调整养殖密度、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病害防治等措施,保持水质稳定。

  5. 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病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病害防治能力。

  6. 采收与销售: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采收,确保克氏原螯虾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DB34/T 4214-2022《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助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