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北柴胡,药香瑰宝的传承与创新——DB42/T 1309-2017标准下的地理标志产品

团体标准 602
房县北柴胡,作为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的药香闻名,遵循DB42/T 1309-2017标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仅保护了这一药香瑰宝,还推动了其现代化发展。

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房县北柴胡,便是这众多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地理特色,房县北柴胡深受人们喜爱,依据DB42/T 1309-2017标准,对房县北柴胡的种植、加工及使用都实施了严格的规定,这不仅是对这一传统药材的呵护,更是对其文化传承的尊重。

房县北柴胡,药香瑰宝的传承与创新——DB42/T 1309-2017标准下的地理标志产品,房县北柴胡,药香瑰宝的传承与创新——DB42/T 1309-2017标准下的地理标志产品,创新,地理标志,现代科技,第1张

房县北柴胡的地理标志背景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房县北柴胡,学名Bupleurum chinense DC.,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解表、疏肝、清热、利湿等药用功效,房县北柴胡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地理环境,房县北柴胡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DB42/T 1309-2017标准下的房县北柴胡

DB42/T 1309-2017标准是针对房县北柴胡的种植、加工及使用制定的行业标准,对房县北柴胡的产地、种植环境、种植技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房县北柴胡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1. 产地要求:房县北柴胡的产地必须位于湖北省房县行政区域内,具备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源条件。
  2. 种植技术:采用传统方法种植,包括选种、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药材品质。
  3. 加工工艺:采用传统工艺,包括晒干、切片、筛选等环节,注重药材的色泽、气味和口感,确保药用价值。
  4. 质量要求:严格规定外观、色泽、气味、水分、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只有符合标准的药材才能进入市场。

房县北柴胡的传承与创新

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下,房县北柴胡的传承与创新得到了有效结合,传统种植、加工技术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现代科技手段被引入到房县北柴胡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1. 传统种植技术的传承:房县北柴胡的种植技术传承了古老的智慧,包括选种、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这些传统技术不仅保证了药材的品质,也使得房县北柴胡成为了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
  2. 现代科技的应用:在房县北柴胡的生产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如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采用现代加工设备,提高药材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3. 产品研发与创新: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下,房县北柴胡的产品不断研发与创新,如将房县北柴胡与中药材进行配伍,开发出新的保健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房县北柴胡的有效成分,开发出新的药用产品。

房县北柴胡作为DB42/T 1309-2017标准下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房县北柴胡将继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