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1/T 3004-2018,推动奶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21/T 3004-2018 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为荷斯坦奶牛养殖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养殖效率与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我国乳牛产业的主力军,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对其奶源品质的保障和养殖效益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推动奶牛养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国于2018年正式发布了《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1/T 3004-2018)。

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1/T 3004-2018,推动奶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1/T 3004-2018,推动奶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规范,高质量发展,测定方法,第1张

以下是《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范围 本规范详细阐述了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相关术语与定义、测定方法、数据采集、处理及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明确了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例如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胎次、泌乳天数等。

测定方法 本规范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 产奶量测定:通过称重法、机械称重法或手动称重法进行。
  2. 乳脂率、乳蛋白率测定:利用乳脂测定仪、乳蛋白测定仪等设备完成。
  3. 胎次、泌乳天数测定:通过查阅奶牛生产记录或向养殖户咨询等方式进行。

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

  1. 数据采集:在测定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奶牛的生产性能数据,涵盖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胎次、泌乳天数等方面。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奶牛生产性能的各项指标。
  3. 报告:根据规范要求,编制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内容应包括奶牛的基本信息、生产性能指标、分析结论等。

实施DB21/T 3004-2018的意义

  1. 提高荷斯坦奶牛养殖技术水平: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荷斯坦奶牛养殖技术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保障奶源质量:规范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有助于提高奶源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
  3.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科学测定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养殖户可了解奶牛生产状况,优化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4. 促进奶牛养殖产业标准化: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奶牛养殖产业标准化进程,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1/T 3004-2018)的发布和实施,对我国荷斯坦奶牛养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和推广,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养殖户和企业也应积极适应规范要求,提高自身生产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