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新途径,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15/T 2790-2022 河套灌区盐碱地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改良土壤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该规程针对河套灌区盐碱地,提出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改良土壤的技术方法,旨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宝地,却面临着盐碱地问题的严重制约,为了改善盐碱地土壤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DB15/T 2790-2022《河套灌区盐碱地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改良土壤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成效。

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新途径,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新途径,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202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DB15/T 2790-2022规程详细阐述了河套灌区盐碱地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改良土壤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该规程旨在通过脱硫石膏与腐植酸的合理配施,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碱度,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优越条件。

技术要点详解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在实施改良技术之前,必须对盐碱地进行详尽的土壤调查与评价,包括土壤类型、盐碱度、有机质含量、pH值等关键指标,为改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比

根据土壤盐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科学确定脱硫石膏与腐植酸的配比,通常情况下,两者的比例为1:1至1:2。

施肥方法

将脱硫石膏与腐植酸混合均匀后,采用撒施、穴施、条施等方法施入土壤,施肥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施肥量需根据土壤盐碱度和有机质含量来确定。

水分管理

施肥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脱硫石膏与腐植酸在土壤中的溶解和反应,水分管理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作物需水量进行。

耕作制度

根据改良后的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如深翻、中耕、旋耕等,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应用效果显著

降低土壤盐碱度

通过脱硫石膏与腐植酸的配施,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度,改善土壤环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提高土壤肥力

腐植酸富含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升土壤肥力,脱硫石膏中的钙、镁等元素也能补充土壤养分。

改善土壤结构

脱硫石膏与腐植酸的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为农作物根生长提供优越环境。

提高农作物产量

应用该技术后,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据统计,实施改良技术的盐碱地,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比未实施改良的盐碱地提高20%以上。

DB15/T 2790-2022《河套灌区盐碱地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改良土壤技术规程》为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改良方案,以达到最佳改良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将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