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 DB3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工业化豆芽生产卫生规范实施指南
《DB31/2011-201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工业化豆芽生产卫生规范》解读与实施,旨在规范工业化豆芽生产过程,确保食品安全,标准涵盖生产场所、设备、原料、加工过程、包装、标签等方面,对豆芽生产卫生要求严格,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兴起,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豆芽,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其市场需求旺盛,食品安全隐患亦不容忽视,为规范工业化豆芽的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于2011年正式发布了DB31/2011-201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工业化豆芽生产卫生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豆芽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1/2011-201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概述
《工业化豆芽生产卫生规范》标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化豆芽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过程。
- 术语和定义:对豆芽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明确,如豆芽品种、生长室等。
- 生产原料:规定了豆芽、水源、肥料等原料的具体要求,确保豆芽的品质与安全。
- 生产环境:明确了豆芽生长室的设计、建造、通风、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保障豆芽生长过程中的卫生条件。
- 生产过程:详细规定了豆芽生产过程中的播种、管理、收获、清洗、包装等环节的操作规程,以确保豆芽质量。
- 食品安全控制:明确了豆芽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如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检测、有害物质控制等。
- 检验方法:规定了豆芽的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的检验方法。
- 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了豆芽的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的具体要求,确保豆芽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
DB31/2011-201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实施
为了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以下措施需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豆芽生产全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确保生产操作规范。
- 清洁与消毒:企业应定期对豆芽生长室、生产设备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 原料采购与管理:企业应加强对豆芽生产原料的采购、检验和管理,确保原料质量。
- 质量控制:企业应加强豆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检验规程,确保豆芽品质。
- 产品管理:企业应加强对豆芽产品的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管理,确保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
《工业化豆芽生产卫生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规范工业化豆芽生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豆芽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标准的重要性,携手共进,共同确保豆芽产品质量,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