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DB45/T 2546-2022,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推动马铃薯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3
《DB45/T 2546-2022 冬种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创新技术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快,马铃薯产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收等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为了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在2022年正式颁布了《DB45/T 2546-2022 冬种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2022版DB45/T 2546-2022,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推动马铃薯产业升级,2022版DB45/T 2546-2022,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推动马铃薯产业升级,202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传统的种植模式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膜下滴灌技术优势

膜下滴灌技术以其节水、节肥、提升肥料利用率、减轻土壤侵蚀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的佼佼者,将膜下滴灌技术与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融合,对于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

适用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冬种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技术路线

  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挑选抗病、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
  2. 整地施肥:进行深翻土地,并施足底肥,以保证土壤肥力。
  3. 滴灌系统搭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科学铺设滴灌管道,确保灌溉的均匀性。
  4. 水肥药一体化:通过滴灌系统将水、肥、药同步施入土壤,实现精准施肥。
  5. 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6. 收获与加工:根据最佳收获时机进行收获,确保马铃薯的品质。

技术指标

  1. 产量:预期提高马铃薯产量10%以上。
  2. 品质:提升马铃薯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3. 节水:实现节水30%以上。
  4. 节肥:实现节肥20%以上。

实施意义

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实施《DB45/T 2546-2022 冬种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能够显著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节约水资源和肥料

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和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减轻土壤侵蚀

膜下滴灌技术有助于减轻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DB45/T 2546-2022 冬种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的实施,将助力马铃薯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转型升级。

《DB45/T 2546-2022 冬种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各地应积极响应,大力推广该规程,以实现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