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8/T 026-2022解析,揭秘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新规范

团体标准 603
《DB3418/T 026-2022》规范了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强调留样目的、保存条件、期限及记录要求,规范旨在确保留样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提高检验检测质量。

随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迅猛发展,检验检测机构在确保检测质量、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检验检测流程中,如何规范留样管理,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已成为检验检测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规范》(DB3418/T 026-2022),旨在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DB3418/T 026-2022解析,揭秘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新规范,DB3418/T 026-2022解析,揭秘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新规范,2022,2,质量管理,第1张

DB3418/T 026-2022规范概述

《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规范》(DB3418/T 026-2022)由省市场管理局发布,旨在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工作,提升检测质量,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该规范自2022年起正式实施,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机构。

留样目的

本规范明确了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的目的,包括: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便于后续复查、仲裁;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留样范围

规范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的范围,涵盖所有检测项目、样品、试剂、标准物质等。

留样时间

规范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检测方法、样品特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留样时间,具体要求如下:

  1. 检测项目:一般不少于6个月;
  2. 样品:一般不少于3个月;
  3. 试剂、标准物质:一般不少于1年。

留样方法

规范要求检验检测机构采用科学、合理的留样方法,确保留样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留样方法包括:

  1. 物理留样:将样品存放在专用留样柜或留样室,定期检查样品状态;
  2. 化学留样:对易变质、易污染的样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留样;
  3. 计算机留样: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留样进行记录、管理。

留样记录

规范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完善的留样记录制度,包括留样时间、留样方法、样品状态、留样人员等,留样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便于查阅。

留样管理职责

规范明确了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的职责,包括:

  1. 留样管理人员负责留样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留样的组织、协调工作;
  3. 质量负责人负责留样的质量管理工作。

规范实施与实施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DB3418/T 026-2022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留样管理制度,加强留样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规范有效实施。

市场部门应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检验检测机构留样管理规范》(DB3418/T 026-2022)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检验检测机构应高度重视留样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检验检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