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52/T 10-2022东寮芋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DB4452/T 10-2022东寮芋(东寮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详细介绍了东寮芋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东寮芋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作物,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东寮芋,亦称东寮槟榔芋,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为了规范东寮芋的种植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东寮芋(东寮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DB4452/T 10-2022),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以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东寮芋的种植技术。
《东寮芋(东寮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东寮芋的种植过程,提升其产量与品质,该规程涵盖了东寮芋的种植、管理、收获及加工等各个环节。
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东寮芋喜在排水畅达、土壤肥沃、pH值介于5.5-6.5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选地时,宜选择前茬作物为豆类、薯类或禾作物的地块,整地前,需进行深翻,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种芋选择与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芋,重量以50-100克为宜,在种植前,将种芋用0.1%的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
种植时间与方法
东寮芋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春季种植宜在3-4月,秋季种植宜在9-10月,种植时,按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开穴,将种芋平放于穴中,覆土厚度以种芋顶部露出地面为宜。
田间管理
-
施肥:东寮芋生长期间,需追肥3-4次,第一次施肥在种植后15天左右,以氮肥为主;第二次施肥在植株生长旺盛期,以磷、钾肥为主;第三次施肥在芋头膨大期,以钾肥为主;第四次施肥在收获前30天,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
灌溉:东寮芋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季节,应适时灌溉。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病虫害防治:东寮芋易受病害和虫害的侵害,在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收获与加工
东寮芋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120-150天,收获时,选择晴天进行,避免芋头受潮,收获后,将芋头进行清洗、晾晒、去皮、切片等加工处理。
《东寮芋(东寮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为东寮芋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农民朋友们应认真学习并遵循该规程,提高东寮芋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芋头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