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克氏原螯虾稻田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发布
《DB44/T 2381-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为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提供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标准化技术指导,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稻田养殖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为规范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推动其健康发展,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DB44/T 2381-2022《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应运而生。
DB44/T 2381-2022规范概述
DB44/T 2381-2022《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由省农业科学院、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编制,旨在为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该规范涵盖了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养殖环境、种苗选择、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
养殖环境
- 稻田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稻田进行养殖。
- 稻田改造: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习性,对稻田进行改造,包括挖沟、筑埂、设置进排水系统等。
- 水质管理:保持稻田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溶氧、pH值、氨氮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
种苗选择
- 种苗来源:选择生长性能良好、抗病能力强的克氏原螯虾种苗。
- 种苗规格:根据稻田养殖规模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种苗规格。
- 种苗投放:在稻田改造完成后,按照规定的密度进行种苗投放。
饲料投喂
- 饲料选择:选用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确保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发育。
- 投喂方法: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合理调整饲料投喂量。
- 投喂时间:每天投喂2-3次,避开高温时段。
病害防治
- 生态防治:通过调整养殖环境、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投喂等措施,降低病害发生。
- 药物防治:在病害发生时,按照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 预防措施:定期对稻田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滋生。
收获与销售
- 收获时间: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发育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
- 收获方法:采用捕捞、排水等方法进行收获。
- 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农贸市场等渠道进行销售。
DB44/T 2381-2022《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通过遵循规范要求,实施高效生态养殖,有望提高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