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22-2022)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2
《DB21/T 3622-2022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绿豆生产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规程涵盖了绿豆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绿豆产量和品质,本文解读了规程内容,并分析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促进绿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绿豆,作为我国重要的豆类作物之一,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绿豆种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深入解读DB21/T 3622-2022《绿豆生产技术规程》,并探讨其在绿豆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22-2022)解析与应用指导,绿豆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22-2022)解析与应用指导,2022,2,现代化,第1张

DB21/T 3622-2022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21/T 3622-2022《绿豆生产技术规程》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绿豆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确保绿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涵盖了绿豆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检验和包装等。

DB21/T 3622-2022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品种选择

绿豆品种选择是生产的首要环节,生产者应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品种,规程要求生产者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绿豆品种。

播种

播种前,绿豆应进行晒种、消毒和浸种等处理,播种时,要确保播种深度适宜,行距和株距合理,以利于植株生长和通风透光。

田间管理

绿豆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培土等,规程要求生产者根据绿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

病虫害防治

绿豆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规程要求生产者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确保绿豆质量。

收获

绿豆成熟后,要及时收获,规程要求生产者根据绿豆的成熟度,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质量。

加工

绿豆收获后,要进行脱粒、晾晒、筛选等加工处理,确保纯净、无杂质。

检验

绿豆加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规程要求生产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包装

检验合格的绿豆,要进行包装,规程要求包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包装标识清晰,便于消费者识别。

DB21/T 3622-2022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

提高绿豆质量

通过实施DB21/T 3622-2022规程,可以规范绿豆生产过程,提高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绿豆产业发展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绿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程要求生产者提供优质绿豆,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对绿豆产品的信任度。

推动农业标准化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我国绿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DB21/T 3622-2022《绿豆生产技术规程》对于规范绿豆生产、提高质量、保障绿豆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实践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绿豆生产管理,为我国绿豆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202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