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95-2022茶油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引领茶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2
《DB36/T 1595-2022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解读,旨在推动茶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规程详细规范了茶油加工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助力茶油产业持续繁荣。

随着我国茶油产业的持续进步,茶油作为一种健康、富含营养的食用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茶油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595-2022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茶油加工企业带来有益的参考,助力茶油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DB36/T 1595-2022茶油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引领茶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DB36/T 1595-2022茶油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引领茶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DB36/T 1595-2022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茶油加工的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南省市场管理局牵头发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茶油加工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规范、标签标识、运输及储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原料要求

原料来源

茶油加工的原料应选用健康、优质的油茶籽,严格禁止使用霉变、虫蛀、污染等不合格的油茶籽。

原料处理

油茶籽需经过筛选、清洗、晾晒等处理环节,确保原料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加工工艺

溶剂浸出法

采用适宜的溶剂对油茶籽进行浸出,以提取油脂。

直接压榨法

将油茶籽进行压榨,提取油脂。

混合法

根据实际情况,将溶剂浸出法和直接压榨法相结合,以提高油脂提取率。

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

茶油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酸败、苦涩等不良口感。

理化指标

茶油应符合以下要求:

  • 酸价:≤5mgKOH/g;
  • 过氧化值:≤10meq/kg;
  • 水分及挥发物:≤0.2%;
  • 杂质:≤0.1%。

微生物指标

茶油应符合以下要求:

  • 菌落总数:≤1000CFU/g;
  •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 致病菌:不得检出。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

采用视觉、嗅觉、味觉等方法对茶油进行感官评价。

理化检验

采用索氏抽提法、酸价测定法、过氧化值测定法、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杂质测定法等方法对茶油进行理化指标检测。

微生物检验

采用平板计数法、菌落总数测定法、大肠菌群测定法、致病菌检测等方法对茶油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包装

茶油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茶油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生产厂家等。

运输

茶油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确保产品品质。

储存

茶油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

《DB36/T 1595-2022 茶油加工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我国茶油加工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茶油加工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茶油加工企业的监管,推动茶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