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833-2017标准解读,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化学发光法测定
DB50/T 833-2017标准解析了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含量的方法,该标准详细介绍了仪器设备、试剂、采样和分析步骤,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氮氧化物(NOx)作为大气污染的关键成分,其浓度水平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了有效监测与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我国正式发布了DB50/T 833-2017《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化学发光法》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氮氧化物主要由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组成,它们是大气中氮元素氧化后的产物,主要产生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燃烧过程等,氮氧化物在大气中能够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臭氧、酸雨等二次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DB50/T 833-2017标准明确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化学发光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科研等领域。
仪器设备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化学发光分析仪、采样器、流量计、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设备,并对各仪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剂和材料
标准中对化学发光试剂、采样管、校准气体、稀释气体等试剂和材料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对试剂的纯度和浓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采样和样品处理
标准详细阐述了采样方法、采样时间、样品处理等步骤,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为后续的测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测定方法
化学发光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具体步骤如下:
- 将空气样品通过化学发光分析仪,使NO和NO2与臭氧发生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 测量化学发光强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NO和NO2的浓度。
结果计算和表述
标准明确了结果计算公式和表述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准应用
DB50/T 833-2017标准在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各级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氮氧化物测定方法,以下为部分应用场景:
-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通过对城市、农村等地区的环境空气进行监测,掌握氮氧化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工业排放源监测:对企业排放源进行监测,评估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为企业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评估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 研究与教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持。
DB50/T 833-2017《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化学发光法》标准为我国环境监测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氮氧化物测定方法,该标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氮氧化物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氮氧化物监测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