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834-2017标准解析,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紫外荧光法测定技术详解

团体标准 603
DB50/T 834-2017标准解读主要针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紫外荧光法测定技术,该标准详细阐述了紫外荧光法在检测二氧化硫浓度方面的原理、仪器要求、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旨在为环境监测提供准确、高效的技术规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其中二氧化硫(SO2)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为了有效监测与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我国制定了DB50/T 834-2017《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相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紫外荧光法来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

DB50/T 834-2017标准解析,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紫外荧光法测定技术详解,DB50/T 834-2017标准解析,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紫外荧光法测定技术详解,标准解读,2,测定方法,第1张

标准背景

DB50/T 834-2017标准由我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该标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紫外荧光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试剂材料、样品采集与保存、测定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紫外荧光法原理

紫外荧光法是一种高效、灵敏且操作简便的二氧化硫测定方法,其原理基于二氧化硫分子在特定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吸收光能后产生荧光信号的特性,当二氧化硫分子吸收紫外光后,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随后返回基态时释放出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可以准确计算出二氧化硫的浓度。

仪器设备

DB50/T 834-2017标准规定了紫外荧光法测定二氧化硫所需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1. 紫外荧光光度计:用于测定二氧化硫的荧光强度;
  2. 样品采集器:用于采集环境空气样品;
  3. 气路系统:包括气体流量计、气体净化器等,用于控制气体流量和净化气体;
  4. 水浴锅:用于样品预处理和荧光测定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试剂和材料

  1. 标准溶液:用于校准紫外荧光光度计和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2. 水和溶剂:用于配制标准溶液和样品处理;
  3. 采样管:用于采集环境空气样品。

样品采集与保存

  1. 样品采集:使用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采样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样品保存:将采集到的样品置于密封容器中,于4℃以下保存,避免样品中的二氧化硫被氧化或分解。

测定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气体净化器,去除样品中的杂质;
  2. 标准曲线绘制: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使用紫外荧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预处理后的样品通过紫外荧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

  1.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2. 结果报告:将测定结果以表格或曲线形式报告,并注明测定方法和仪器型号。

DB50/T 834-2017《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标准的实施,为我国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紫外荧光法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该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为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