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48-2022标准深度解析,开启食品小作坊规范化新时代
《DB61/T 1548-2022标准解读》为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发展提供指导,标志着行业迈向新阶段,通过详细解读标准内容,助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推动小作坊合规经营。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小作坊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等一系列挑战,为推动食品小作坊的规范化发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国正式发布了DB61/T 1548-2022《标准化食品小作坊评定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旨在为食品小作坊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食品小作坊作为食品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肩负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食品的重任,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限制,食品小作坊在卫生条件、生产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小作坊的规范化管理,并制定了DB61/T 1548-2022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
DB61/T 1548-2022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小作坊。
- 评定原则:本标准以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原则,对小作坊的生产环境、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定。 包括:
- 生产环境:要求小作坊具备符合卫生要求的厂房、车间,并配备必要的通风、排水、防鼠、防虫等设施。
- 设备设施:要求小作坊配备符合生产需要、卫生要求的生产设备、工具和容器。
- 人员素质:要求小作坊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并持有健康证明。
- 生产过程:要求小作坊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 产品质量:要求小作坊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质。
评定等级
根据评定结果,将小作坊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61/T 1548-2022标准的实施,将对食品小作坊的规范化发展产生以下意义:
-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评定,督促小作坊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小作坊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体产业水平。
- 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能够更加放心、安心。
- 促进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DB61/T 1548-2022《标准化食品小作坊评定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小作坊将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