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865-2015标准解读,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在射频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要求

团体标准 604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畜产品追溯效率,我国于2015年发布了《基于射频识别的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要求》(DB15/T 865-2015)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解读,分析其在射频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要求。

DB15/T 865-2015标准解读,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在射频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要求,DB15/T 865-2015标准解读,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在射频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要求,标准解读,2,产品质量安全,第1张

标准背景

畜产品追溯是指对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查询的过程,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在畜产品追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B15/T 865-2015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提高追溯效率,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追溯数据格式,包括但不限于猪、牛、羊、禽等畜禽产品。

数据格式要求

(1)数据结构: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基本结构,包括追溯、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等。

(2)数据元素: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基本元素,如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生产单位、运输单位、销售单位、消费单位等。

(3)数据编码: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编码方式,包括数字编码、编码、混合编码等。

数据传输要求

(1)数据传输方式: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

(2)数据传输协议: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传输协议,如TCP/IP、HTTP等。

数据安全要求

(1)数据加密: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加密方式,如AES、RSA等。

(2)数据备份:本标准规定了畜产品追溯数据的备份要求,确保数据安全。

射频识别技术在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

识别标签

射频识别技术在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识别标签上,通过在畜产品上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追踪。

数据采集

RFID标签在读取过程中,可以采集到畜产品的相关,如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生产单位等,这些将作为畜产品追溯数据的一部分,存储在数据库中。

数据传输

采集到的畜产品追溯数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查询。

数据分析

通过对畜产品追溯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情况,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供依据。

DB15/T 865-2015标准为畜产品追溯数据格式提供了规范,有助于提高畜产品追溯效率,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射频识别技术在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畜产品追溯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完善畜产品追溯体,提高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