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桂花生产新规范解读,DBS42/014-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析
本标准解读针对糖桂花生产与质量控制,提出新规范,规范涵盖糖桂花种植、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强调生产过程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2/014-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糖桂花》的正式发布,为糖桂花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本文将对此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深入了解糖桂花的生产与质量控制要求。
标准背景
糖桂花,亦称桂花糖,是以桂花为原料,经过糖化、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甜味食品,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糖桂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部分企业生产工艺不规范、原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糖桂花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为规范糖桂花的生产和流通,保障食品安全,DBS42/014-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糖桂花》应运而生。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桂花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以桂花为原料,经过糖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糖桂花产品。
原料要求
糖桂花的原料应选用新鲜、成熟、无病虫害的桂花,并符合GB/T 8321《食用香料》的要求。
感官要求
糖桂花应具有桂花特有的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杂质、无霉变。
理化指标
糖桂花的产品质量应符合以下理化指标要求:
- 水分:≤12%;
- 总糖:≥60%;
- 灰分:≤2%;
- 重金属: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要求。
微生物指标
糖桂花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 大肠菌群:≤30CFU/g;
- 霉菌和酵母菌:≤100CFU/g;
- 金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糖桂花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应密封、防潮、防污染。
- 标签: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名、厂址、联系方式、执行标准等。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产品干燥、清洁,避免光直射和高温。
- 储存:储存环境应通风、干燥、避光,温度控制在0℃~25℃之间。
标准实施与要求
实施时间
DBS42/014-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糖桂花》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要求
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糖桂花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执行本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依法进行查处。
DBS42/014-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糖桂花》的发布,为糖桂花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应充分了解和遵守该标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也期待更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出台,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