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中的传承与创新典范
DB44/T 604-2009标准规范了新会陈皮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它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在创新中提升了品质,成为陈皮领域的品质典范。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源自特定地域,拥有独特品质、特色和声誉的产品,在我国,这类产品不仅是地方特色经济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DB44/T 604-2009《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便是一例,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品质与典范的象征。
新会陈皮,又称广陈皮,源自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该地区气候宜人,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为柑橘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会陈皮以其独特的香气、味道和药用价值,被誉为“果中之宝”,2009年,新会陈皮荣获DB44/T 604-2009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此类认证的陈皮。
新会陈皮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有“陈皮入药”的记载,数百年来,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标准不断传承与发展,DB44/T 604-2009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对新会陈皮的产地、原料、加工工艺、品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定,确保了新会陈皮的品质与特色。
产地:新会陈皮的产地必须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陈皮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
原料:新会陈皮的原料必须选用新会柑,其皮厚实、油胞饱满,是制作陈皮的优质原料。
加工工艺:新会陈皮的加工工艺讲究“陈化”,即经过长时间的晾晒、发酵、储存等过程,使陈皮的香气、味道和药用价值得到充分提升。
品质要求:新会陈皮的外观要求色泽鲜亮、皮厚实、油胞饱满;香气浓郁、味道甘甜、回味悠长;药用价值高,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
在新会陈皮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众多企业和个人致力于挖掘和提升新会陈皮的品质,以下是一些创新举措:
科技研发:通过科技手段,研究新会陈皮的加工工艺,提高陈皮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会陈皮品牌,提升新会陈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化推广:举办陈皮文化节、陈皮知识讲座等活动,传承和弘扬新会陈皮文化。
产业融合:将新会陈皮与旅游、餐饮、养生等行业相结合,推动新会陈皮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DB44/T 604-2009《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作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典范,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新会陈皮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