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356.3-2022标准解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码规范详解

团体标准 603
《DB31/T 1356.3-2022》深入解读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第3部分编码规范,旨在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的编码,提高数据共享和交换效率,规范详细阐述了编码原则、方法及要求,为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的编制提供指导。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公共数据资源作为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其共享与开放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的目录编制和编码,提升数据共享与开放的质量和效率,2022年正式发布了DB31/T 1356.3-2022《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3部分:编码规范》,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旨在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DB31/T 1356.3-2022标准解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码规范详解,DB31/T 1356.3-2022标准解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码规范详解,2022,2,DB31,第1张

规范背景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公共数据资源在优化政府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实际应用中,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和编码的不规范、不统一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数据共享与开放的进程。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于2022年发布了DB31/T 1356.3-2022《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3部分:编码规范》,该规范旨在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的编制和编码,提高数据共享与开放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DB31/T 1356.3-2022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编制和发布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时,对数据资源进行编码。
  2. 编码原则:本规范遵循以下编码原则:
    • 唯一性:每个数据资源编码唯一,避免重复;
    • 稳定性:编码应保持稳定,避免频繁变更;
    • 一致性:编码应与相关标准保持一致;
    • 可扩展性:编码应具有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需求。
  3. 编码体:本规范规定了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的编码体,包括以下部分:
    • 数据资源分类编码:按照数据资源所属领域、行业、类型等进行分类编码;
    • 数据资源名称编码:按照数据资源名称进行编码;
    • 数据资源描述编码:按照数据资源描述进行编码;
    • 数据资源来源编码:按照数据资源来源进行编码;
    • 数据资源属性编码:按照数据资源属性进行编码。
  4. 编码方法:本规范规定了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 分类编码方法:采用树状结构进行分类编码,方便用户查找和浏览;
    • 名称编码方法:采用拼音首缩写或汉字拼音首缩写进行编码;
    • 描述编码方法:采用关键词或描述性语言进行编码;
    • 来源编码方法:采用机构名称或标识进行编码;
    • 属性编码方法:采用属性值或描述性语言进行编码。

规范意义

DB31/T 1356.3-2022《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3部分:编码规范》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和编码,提高数据共享与开放的质量和效率;
  2. 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供有力保障;
  3. 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DB31/T 1356.3-2022《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3部分:编码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DB31